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体验:劳累一天后,人已经觉得很疲倦了,本来应该躺下就能睡着,但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不仅如此,还容易早醒、睡眠浅、做梦多、心悸气短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你可能是心脾两虚了!
失眠为何与心脾有关
《类经》中提出: “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而七情属内伤,心最先受到伤害,一旦心受损后将会累及至他脏。
当我们因各种事情所烦恼,思虑过重的时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心血,久而久之,必会耗伤心血。心主神明,心血亏了,心藏不住神,就会出现一个大家常见的现象:思虑太多、难以入睡。故心之血脉失充,神志失养,则不得安卧。
《类证治裁》曰: “思虑伤脾,脾血亏虚,经年不寐”,可知忧思伤脾,脾虚气血生化无源,血不养心,进而神明失养可致不寐。
心血不足,血不养心,神不守舍,则不易入眠; 脾虚失健,气血亏虚,失于濡养又可影响心血,导致不寐。当心脾两虚,气血亏损,故不能儒养心神,多梦易醒。
心脾两虚的表现
失眠、多梦、睡不好觉,只是心脾两虚的其中一个表现。心脾两虚还有这些表现:
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这主要是由于脾运化失健,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的症状。这也是心脾两虚症状区别于气血两虚的症状之一。气血两虚证常表现为一般的气虚血虚症状。即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气短。而心脾两虚除了有失眠、神疲乏力的血虚症状,还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脾虚症状。
神疲乏力、头晕、面色没有光泽
心脾两虚,致气血失衡,易出现贫血问题,因此会有会头晕目眩,情绪低落的症状。气血者乃人体生命之根本,脾运健旺,气血充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就会容光焕发;相反,气血两亏,皮肤失养,则面无光泽,易衰老。
月经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
明代医家张介宾指出:“血……盖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女子以血为用,诸如经带胎产乳等各项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均有赖气血功能的正常发挥。女子损伤脾气,脾虚致中气不足,不能正常统摄控制血液,冲任气血不固,血海满溢失常,血溢出脉管而成月经过多。
心脾两虚严重者还可出现气虚血脱的垂危表现,可见心跳过快、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微细欲绝(脉搏微弱几乎感觉不到)等。
故心脾两虚者,需健脾养心,壮神定弦,方可解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症状。
明代医家薛己有云:“脾经郁滞者,归脾汤。”归脾汤心脾共治,健脾为要,脾健运化如常则心脏得益;气血同补,益气为要,气旺则血营血固神归。健脾与益心共进,心脾两脏同调共补,气血俱营,诸证皆消。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